本站訊 8月18日,水利部召開“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情況新聞通氣會,水旱災害防御司、運行管理司、水文司、信息中心、海河水利委員會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7月16日至8月15日),我國暴雨洪水散發并發、極端性強、致災性高,全國33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7條河流超保,22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灤河、太湖各發生1次編號洪水;黃淮、江淮部分地區一度出現旱情。面對復雜嚴峻的防汛抗旱形勢,水利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抗旱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和“確保城鄉供水安全、確保灌區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確保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的目標,全面啟動防汛關鍵期工作機制,全面落實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各級水利部門凝心聚力、協同作戰,先后成功抵御多輪臺風暴雨洪水侵襲,高效處置各類突發險情,最大程度降低了洪澇災害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七下八上”期間,水利部堅持部長“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先后8次主持會商,針對性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及應急搶險救援支持工作;強化雨水情監測預報預警,充分發揮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和數字孿生水利體系作用,全國各級水文部門滾動開展1502條河流洪水預報17.1萬站次,發布洪水預警543次;水利部及時啟動洪水防御Ⅲ級應急響應3次、Ⅳ級應急響應12次,強化落實與響應等級匹配的各項防御措施,先后派出37個工作組、專家組赴一線指導;系統、科學、安全、精準調度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全國七大流域1388座(次)大中型水庫投入調度運用,共攔蓄洪水146.5億立方米,取得顯著防洪減災效益;突出重點、全程應對,有效防御臺風“韋帕”“竹節草”“楊柳”及殘余環流帶來的暴雨洪水;緊盯山洪災害風險,各地水利部門共發布縣級山洪災害預警7.5萬次,分別向相關防汛責任人、社會公眾發送預警短信3142.11萬條和7.55億條,地方政府提前組織危險區群眾77.17萬人次轉移避險;加強部門聯動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科學調度、有序應對海河“25·7”區域性大洪水,保障下游北京、河北、天津沿岸地區防洪安全;甘肅榆中等地重大洪澇災害發生后,迅速啟動水利部重大水旱災害事件調度指揮機制,全力做好地方搶險救援水利支持;堅持旱澇同防同治,加強長江、黃河等流域骨干水庫和跨流域引調水工程抗旱調度,充分發揮大中型灌區抗旱主力軍作用,保障秋糧作物灌溉用水。
當前,我國仍處于主汛期,極端突發事件仍有可能發生。水利部將進一步壓實防汛政治責任,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錨定防御目標,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善始善終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中國水利報等10余家媒體記者參加了新聞通氣會。
責編:姚葳